close

Hurt%20Locker 

(※本文刊於2010年1-3月號第142期電影欣賞雜誌,請勿轉載,歡迎大家至書店購買,謝謝)


凱薩琳․畢格洛(Catherine Bigelow)以《危機倒數》(The Hurt Locker)一片成為奧斯卡82年以來,首位女性獲得奧斯卡導演獎,在她之前也僅有三位女導演獲得過提名*,奧斯卡典禮上請芭芭拉․史翠珊(Barbara Streisand)來頒獎,也是基於她的《潮浪王子》(The Prince of Tides )1991年理該獲奧斯卡導演提名卻刻意被忽略的一種重新推崇。《危機倒數》這部僅花了一千多萬美金的獨立製片,在獲得09年威尼斯影展競賽片首映後,並沒有為其製造多少票房與聲勢,年中在北美上映的總票房也僅一千多萬美金,創下了有史以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低票房的紀錄。但奧斯卡賽季開跑前,美國影評人協會紛紛給予本片最高的殊榮與肯定,於是它突然從《阿凡達》,以及許多大成本製作的影片中脫穎而出。而首位女導演以獨立製片獲獎的重大時代意義,更宣示了多年來的大白人男性天堂以及喜好“大片”之風的奧斯卡,也面臨了轉型跟追隨民意風格的轉變。

具備時代意義的電影特別值得書寫,因為一旦過去了,就難以再現。歐巴馬(Barack Obama)在民主黨黨內初選選贏聲勢極高的女性候選人希拉蕊․柯林頓(Hillary Rodham Clinton),並於2008年當選美國首任黑人總統的同時,也在意識型態上,無論媒體政治甚至是全球性的媒體意義上,做出了一個良善的宣示,那就是:黑人在媒體形象中正面特質的提升,以及女性對政治事件的高度興趣與表態。電影也是如此。

從2009開始,甚至2010的奧斯卡電影中,都出現這樣的氛圍,比如設在南方共和黨《攻其不備》(The Blind Side)擺明是一部講述共和黨也尊敬黑人的神話家庭劇,由珊卓‧布洛克(Sandra Bullock)所飾演的女性(母親)力量,更是某種女性地位的投射。克林․伊斯威特(Clint Eastwood)的《打不倒的勇者》(Invictus)則把南非黑人總統類比至美國的時代氛圍當中,而柯恩兄弟(Joel Coen & Ethan Coen)的 《嚴肅的男人》(A Serious Man)裡風雨欲來的美國、描述貧民黑人家庭,女性奮鬥的《珍愛人生》(Precious: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)、異族而愛的《阿凡達》(Avatar),甚至連動畫片從《公主與青娃》(The Princess and the Fog)都把王子設定為非裔般的膚色,把地點設在災難過後的紐奧良。這些在小布希執政時期不易被重視的種族與性別元素,黑人的正面特質,或者是美國陷入風暴的主題,或多或少的政治傾向,也都成為了美國電影工作者的創作前提或是靈感來源。

然而,從小布希(George W. Bush)延續到歐巴馬時代的美國,除了經濟衰退之外,還有阿富汗戰爭這個燙手山芋。它並不像當年伊拉克戰爭那樣,有著控制石油的巨大誘因。這個反恐的戰役也慢慢的消失了原本的信念,無論是主戰的共和黨或是期望結束這淌渾水的民主黨人士。當民主黨兩位候選人希拉蕊跟歐巴馬分別提出"改變"來訴求選票,民眾除了想把布希趕下台外,更希望終結阿富汗戰爭。而電影《危機倒數》的出現,適時的在這個時代意義當中,劃出了一個亮光:戰事遙遙無期的倒數與重複,讓原本有意義的事情,索然無味而且變質了。

65th+Venice+Film+Festival+Hurt

戰爭(Combat)電影的意識形態一直主導著電影的風格,也是因為如此,遊走在意識型態跟炫技反思的《黑鷹計畫》(Black Hawk Down)才能讓人難忘,該片堪稱十年來之最。《危機倒數》接在其後闡述以阿戰爭,不同於奧利佛史東(Oliver Stone)《前進高棉》(Platoon)描述越戰士兵抓狂做出歷史反思,而是以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拆彈男主角傑若米․雷納 (Jeremy Renner),來點破美國與阿富汗目前的泥沼處境。

始終在獨立電影跟好萊塢片廠徘徊的凱薩琳․畢格洛,三十多年來,的確是美國少數優秀的女性重量級電影導演。她的電影中始終有個未爆的危機,埋伏在未來當中,無論是《21世紀的前一天》(Strange Days)的毀滅倒數,或是《K19》(K-19: The Widowmaker)的輻射危機,甚至是早期的《藍天使》(Blue Steel)、《驚爆點》(Point Break)。作品中總能細膩獨到的捕捉出人性在壓迫下,甚至是痛苦下做出的反搏,或是奮力一搏,通常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搏鬥,卻又多少帶點浪漫的成分,某種精神愛的堅持。凱薩琳刻意不觸碰到大美國精神,所以她的男性電影或者是硬槍砲題材,都不會刻意賣弄愛國情操,多以同袍情誼為主,為了理想、為了信念,不讓美帝國的假宣示或價值成為主角犧牲或追隨的方向,而是著重於為個人/彼此友情犧牲。當中的差別在於,主角是為了個人而發起的熱情還是一個圖騰的標記,在凱薩琳․畢格洛的電影中,我們大多看到了前者。自己的精神慾望被策動,緊接著追逐至填滿,而後才有圓滿大眾的可能。她的作品中少見美國大國旗飄現在銀幕中,或美帝國形象的潛意識陰影,通常是單純的為情而奉獻,為同袍存活信念而戰,甚至帶點個人情愛的決鬥。(從《21世紀的前一天》裡的黑女人暗戀協助白人,《K19》的獻身輻射而亡,《藍天使》為受傷男警復仇的女警,《驚爆點》的派區克․史威茲(Patrick Swayze)埋身大海,或是本片的傑若米․雷納),為人類高尚極致的「熱愛」,而奮不顧身的作戰,才是凱薩琳畢格洛最喜歡的命題。

point_break.jpg 

 

請買雜誌看剩下內容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ang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